伊莉討論區

標題: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果真如此簡單易行嗎? [打印本頁]

作者: seeker1225    時間: 2024-1-17 12:58 PM     標題: 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果真如此簡單易行嗎?

論語述而篇,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果真如此簡單易行嗎?這句話是只適用於「仁」,或者任何事情都可以套上去?若只是「仁」可以如此,道理何在?恐怕任誰說出來都難以服眾。
我欲仁,斯仁至矣。可是你能看到有史以來哪個地方或時代是「仁」成為普遍現象?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既如此,那就有兩種解釋:一是孔子這句話是錯的;二是孔子說的沒錯,但是大眾普遍不欲「仁」,所以「仁」無法大放光芒。到底如何?恐怕是誰也說不清。
顏淵篇,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搞半天,原來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禮」,視聽言動都要遵循「禮」才算是「仁」,那還講什麼「仁」,直接講「禮」不就得了?何必拐彎抹角的吹噓「仁」,然後再來搞個行「禮」才是仁。
再回頭看「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所謂「矩」不就是禮法道德?照前面說的視聽言動那一套,這矩也可說是「仁」。搞半天孔子自嘲自己七十才「我欲仁」,因為他之前都無法不逾矩;再說的白一點,就是孔子就是誇誇其談,講一堆「仁」「禮」也只是沽名釣譽,因為他到七十歲才能不逾矩。不過各位要小心,孔子那個時代的「禮」「矩」和現時代是有差距的,那個時代是君權時代,禮教殺人是其來有自。



作者: karta14159    時間: 2024-2-25 08:27 PM

本帖最後由 karta14159 於 2024-2-25 08:30 PM 編輯

討論必須先解釋清楚,你提出的古文是指哪一種意思。
因此,我在下文我會先提出我認為的古文意思後,再進行討論。


論語•述而篇[七]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說:「行仁 離我很遠嗎?只要我願意 行仁,立刻就可以 行仁。」


Q1: 能否觀察到「仁」成為普遍現象的事實?

我認為「仁」是一種人與人相處的內在個人行事準則,因此很難從外在行為表現觀察出來。
這裡舉一個例子:
假設有一個日間作息的人類A,和一個夜間作息的人類B,A在白天活動,B在白天睡覺。
而A覺得應該要體諒B,因此A在白天活動時,時常關注自己是否造成噪音,並且也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去打擾B。
現在作為觀測者C,我們只能知道外在行為,A在白天活動,B在白天睡覺。

我們可以從觀測者C的角度,得到A是一個體諒B的人類這個結論嗎?我想不行。
首先,如果我們要能得出,這個行為是一種體諒他人的行為,我們就必須要有比較基準,但只有A和B,所以我們可能會認為A只是在做普通的行為,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又會涉及到另一個問題,行為的解釋。
延續上一個例子,假設觀測者C是一個日間作息者,而又有一個觀測者D同樣也是日間作息者,但D曾經有過夜間作息的經驗。
這兩個觀測者根據自身經驗,可能會對「A在白天活動,B在白天睡覺」,得到不同的觀測解釋。
觀測者C,會得到一個外在行為結論,「A在白天活動,B在白天睡覺。」
觀測者D有夜間作息經驗,因此在觀測時,會注意到A的活動行為比較安靜,得出A是個體諒他人的人。



論語•顏淵篇[十二]
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請教如何行仁。
孔子說:「能夠自己做主去實踐禮的要求,就是人生正途。不論任何時候,只要能夠自己做主去實踐禮的要求,天下人都會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走上人生正途是完全靠自己的,難道還能靠別人嗎?」
顏淵說:「希望您指點一些具體做法。」
孔子說:「不合乎禮的不去看,不合乎禮的不去聽,不合乎禮的不去說,不合乎禮的不去做。」
顏淵說:「我雖然不夠聰明,也要努力做到這些話。」


Q2: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禮」?

顏淵問怎麼行仁,孔子回答可以從「不合乎禮的不去看,不合乎禮的不去聽,不合乎禮的不去說,不合乎禮的不去做。」這個原則來做。

我認為,「禮」和「仁」的差異在於「禮」是外在的形式規則,而「仁」則是為什麼做這個行為的內在準則。
這句話可能再說,如果不知道怎麼開始,就先從遵從外在行為規範開始,或許做久了就會內化成由內產生的一種自主動力,不是因為規定是這樣才這樣做,而是我認同了某種想法,因此這樣做。


論語•為政篇[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求學,三十歲時可以立身處事,四十歲時可以免於迷惑,五十歲時可以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都不越出規矩。」


Q3: 孔子的「仁」是沽名釣譽?他到七十歲才能不逾矩。

「仁」是一種向「善」的行為態度,而不是一種絕對的基準,人類可以選擇向善或向惡。
從嚴格意義下的標準來說,孔子說他70歲才能做到隨心所欲都不越出規矩這個境界,很正常不是嗎?人都是從不會到熟練。99.99%不逾矩,和0.01%逾矩,在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做到了。
這句話從另一個角度解釋,或許是孔子在自述,他70歲才能達到他認為的不逾矩,而在這之前,他努力向善但仍有違心之處。


這三個問題,其實都指向一個問題,「仁」是什麼?

仁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一種行為,這個行為以對雙方都有益的動機「善」開始,並且「仁」需要透過後天學習,並非先天能力,因此要向「善」行「仁」。
而在孔子那個時代的人互相認同的對雙方都有益的行為,部分與現代的價值標準不一樣。
因此有些人會認為孔子時代的所提出的行為準則,與現代價值互相駁斥,認為孔子的學說有爭議。

但從廣泛意義上來講,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如果能達成對雙方或多數人有益的效果,都能稱為「仁行」。




作者: seeker1225    時間: 2024-3-14 09:42 PM

karta14159 發表於 2024-2-25 08:27 PM
討論必須先解釋清楚,你提出的古文是指哪一種意思。
因此,我在下文我會先提出我認為的古文意思後,再進行 ...

「禮」和「仁」的差異在於「禮」是外在的形式規則,而「仁」則是為什麼做這個行為的內在準則。
「禮」是外在的形式規則,你遵從了外在的形式規則,就能漸漸邁向仁?悲慘世界裡的警長死守法律,一點仁心也沒。律師和警察會比普通人更有仁心嗎?而孔子主張視聽言動都要遵從禮,只能說他對禮有偏執。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首先,七十歲才能如何如何,這能當典範或可自許的事嗎?再就是我前面已提到的,孔子那個時代的「禮」「矩」和現時代是有差距的,孔子就是骨子認同君臣父子這種階級式的王權思想,沒有民主自由意識,不尊重低下階層的權益,更沒有男女平等的意識。這就是孔子認同的「矩」。華人把這種人當聖人真是自我作踐。

作者: seeker1225    時間: 2024-3-29 08:39 PM

2樓的回覆之後,我又有一番新的思考:
關於仁和禮,有一點像是道德和法律的關係。仁是關懷他人,喜歡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仁的這種行為是不會規範在禮或法律裡面的。禮或法律主要是規範不得行惡事,不會把行善寫進去的;所以只是遵守了禮法(不逾矩),只是一個守法公民,並不會成為仁者。孔子所說視聽言動要遵從禮,根本不會成為仁者,孔子的論述根本是錯誤的。
再就是,照2樓的辯述,仁不是一蹴可幾,那孔子的話不就是[巧言]?論語·學而,第三章,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回顧本人先前發表主題,裡面算是孔子[巧言]的不少:老者安之,少者懷之,[子為父隱,父為子隱](以私害公,罔顧律法)。以此觀之,孔子確實是鮮矣仁。
再論一事:《論語》〈學而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為麼孔子不說富而好仁呢?大概孔子心中所想或論事總是禮先於仁,以禮為重,所以才會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和富而好禮的論調。
作者: 雷兄    時間: 2024-4-14 06:49 PM

seeker1225 發表於 2024-3-29 08:39 PM
2樓的回覆之後,我又有一番新的思考:
關於仁和禮,有一點像是道德和法律的關係。仁是關懷他人,喜歡幫助需 ...

"2樓的回覆之後,我又有一番新的思考:"
這一句說的真好
能思考 還能更深入的思考
這是一個不再被過往所學限制的"自由的人"啊
作者: maxson20    時間: 2024-11-27 07:57 PM

這就好像現在的論文一樣
其實,最重要是
知行合一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4.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