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討論區

標題: 楊廷藝部將 : 吳權/矯公羨 [打印本頁]

作者: t162083    時間: 2011-7-15 10:08 AM     標題: 楊廷藝部將 : 吳權/矯公羨

吳權 :

吳權是交趾唐林州人(陳仲金越南史略》說唐林位於越南山西省福壽縣,現今屬河西省;《安南志略》則說吳權是愛州人),「世為貴族」,父親吳旻曾任本州牧。《大越史記全書》又說吳權出生時便有好兆頭,「生有異光滿室,狀類特殊,背上有三黑子,相者奇之,謂可為一方之主,乃命名曰」。史藉描述成長的吳權儀表不凡和智勇雙全,「及長魁悟(奇偉也),目光若電,緩步如虎,有智勇,力能扛鼎。」其後,他成為交趾統治者楊廷藝手下的一員牙將管理愛州,楊廷藝更「以女妻之」結成姻親。

937,楊廷藝被牙將矯公羨所殺。吳權乃於次年(938)自愛州舉兵,討伐矯公羨。矯公羨無法應付,向南漢求援。南漢國君劉龑早有意奪取交趾地區的統轄權,所以「欲因其亂而取之」。劉龑封兒子劉洪操靜海軍節度使交王負責領兵拯救矯公羨,而劉龑自己則屯駐海門(地名)以作聲援。南漢與吳權之間的一戰已勢難避免。

關於南漢方面的戰前準備,據《資治通鑑》記載,劉龑的臣僚崇文使蕭益進言:「今霖雨積旬,海道險遠,吳權桀黠,未可輕也,大軍當持重,多用鄉導,然後可進。」意指此戰因有天雨且勞師襲遠,加上吳權的智謀出眾,南漢軍的勝算不高,唯有謹慎進兵及任用嚮導。最終,劉龑沒有聽從。

據《大越史記全書》所載,在另一方的吳權先誅殺勾結南漢的矯公羨,及至獲悉劉洪操帶兵來襲,吳權召來將士,分析形勢:「弘操一癡兒耳。將兵遠來,士卒疲弊,又聞公羨死無內應,氣已先奪。吾衆以力待疲,破之必矣。然彼利於艦,不先為之備,則勝負之形未可知也。若使人先於海門,潛植大杙,銳其首,冒之以鉄,彼船隨潮漲入杙內,然後我易制,無有出此者。」意思就是先將巨型木樁包上鐵尖,然後暗藏在白藤江心之下,待交戰時有用。

劉吳兩軍最終在白藤江會戰,史稱「白藤江之戰」。據《新五代史》,當時南漢戰情慘烈:「(洪操)出兵白藤以攻之。龑以兵駐海門,權已殺公羨,逆戰海口,記植鐵橛海中,權兵乘潮而進,洪操逐之,潮退舟還,轢橛者皆覆,洪操戰死,龑收餘衆而還。」《資治通鑑》、《越史略》及《大越史記全書》亦記載,吳權懂得準確把握白藤江潮水漲退的時間,乘潮漲的時候「使人以輕舟挑戰」,先假裝戰敗引南漢軍入江心的木樁陷阱位置,到潮退時,木樁戳破南漢戰艦。戰艦全軍大潰,吳權繼而揮軍進攻,取得勝利。劉龑看到南漢軍隊敗陣,兒子洪操戰死,便唯有「收餘衆而還」。


吳權擊敗南漢軍隊,除去外來威脅後,便於939春稱王,立楊廷藝女為后,定都古螺。另外為了奠立長久之業,他又整頓國內政治,「置百官,制朝儀,定服色。」

944,吳權去世,享年四十七歲。在此之前,吳權遺命楊后的兄弟楊三哥輔助其子。其後,楊三哥篡位,控制吳權次子吳昌文等人,長子吳昌岌則出逃。

矯公羨 :

交趾峯州人,曾是交趾統治者楊廷藝手下的一員牙將。937農曆三月,矯公羨因「惡廷藝所為,起所部攻殺廷藝,而代為節度」,靠兵變殺主,奪得權力。但到了次年,矯公羨隨即被楊廷藝牙將吳權舉兵進攻,矯公羨感到難以應付,就遣使帶備財物,向南漢求救。據《大越史記全書》,此舉正中南漢國君劉龑的下懷,「欲因其亂而取之」,於是任命皇子劉洪操為「靜海軍節度使,徙封王」,率兵救公羨。據《安南志略》,吳權先殺矯公羨,然後在白藤江擊破南漢軍隊。至此,吳權在越南北部地區稱王。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4.file-static.com/)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