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geclaw 發表於 2014-6-19 07:40 PM
恩,這麼說吧!
達爾文晚年改信基督教這個說法
一般來說是有很大爭議的
阿修羅(梵文:असुर Asura;巴利文:असुर Asura),亦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直譯為「非天」,意思是「果報」似天而非天之義,也就是相對於「天人(即天眾、提婆)」的存在。
在佛教中是六道之一,是欲界天的大力神或是半神半人的大力神。阿修羅易怒好鬥,驍勇善戰,曾多次與提婆神惡戰,但阿修羅也奉佛法,是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
然不同經論對阿修羅的說法略有差異。如《首楞嚴經》中將阿修羅依胎、卵、濕、化四生而分四種[1]:
(1)有修羅於鬼道以護法力成通入空,此係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2)若於天中降德貶墮,其所卜居隣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3)有阿修羅執持世界,力剛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係因變化而有,天趣所攝。
(4)別有一分下劣阿修羅,生於大海心,沈於水穴口,此係因濕氣而有,畜生所攝。
《佛地經論》則謂阿修羅種類不定,或為天,或為鬼,或傍生。
(簡介)
在佛教中,其形象大部分源自印度教中的阿修羅,但是也有部分的特性是只有在佛經中提到的。阿修羅道非常特別,佛經說:阿修羅男身形醜惡;阿修羅女端正美貌。故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為首領的提婆神群戰鬥,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乏美女,兩神相互妒忌,時傳爭戰。故俗謂戰場為「修羅場」。
法華經序品列有四個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侯阿修羅王。婆稚,意為勇健,是阿修羅與帝釋天作戰的前軍統帥;佉羅騫馱,意為吼聲如雷,亦名寬肩,因其兩肩寬闊,能使海水洶湧,嘯吼如雷鳴;毗摩質多羅,意為花環,其形有九頭,每頭有千眼,九百九十手,八足,口中吐火;羅侯,意為覆障,因其能以巨手覆障日月之光。每位阿修羅王都統領千萬名阿修羅,稱為阿修羅眾,或稱阿修羅眷屬。
出生為阿修羅的業因為何?佛教諸經論多說為瞋、慢、疑三種。《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列舉十種能令眾生得阿修羅報之業因︰
1.身行微惡,
2.口行微惡,
3.意行微惡,
4.起憍慢,
5.起我慢,
6.起增上慢,
7.起大慢,
8.起邪慢,
9.起慢慢,
10.迴諸善根向修羅趣。
(參考文獻)
[1] 《首楞嚴經》卷9
提婆(Deva,天城文:देव,國際音標:dévə,天龍八部中的天眾)在梵語中表示神明、聖靈。
(印度教)
印度教的提婆來描述任何比人還高級的存在體(生命),可能是神明、聖人、或半人半神。女性的神稱為提毗(一作岱薇),惡神阿修羅則為諸善神提婆的敵對陣營。
(佛教)
佛教對於相關信仰,認為提婆乃是居住在天界的有情眾生,即是天人眾。他們壽命很長且有大能,一動念,萬般華衣美食隨處湧出,享受多種快樂。但是佛教相信,天人壽命雖然很長但也有盡頭,之後還要進入輪迴,甚至會墮至人間、阿修羅乃至惡道。
考古學上的證明 ... 在古風時期(公元前約750年到500年),古典希臘時期(公元前約480年到323年)以及希臘化時期(公元前約323年到146年) ... 古風時期中期之後,關於男性神和男性英雄之間聯繫的神話越來越多,其代表了古希臘時代的男性同性戀(Eros paidikos, παιδικός ἔρως)風氣的發展,其大概風行於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世紀末,詩歌中提到,每位男神(阿瑞斯除外)都至少有一位青春期的少年作為他們的男伴,很多傳奇英雄也有相似的男伴。 早期存在的神話,比如關於阿喀琉斯和帕特羅克洛斯的故事中,都提到了類似的情節。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404.file-static.com/) | Powered by Discu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