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登錄
- 2025-2-5
- 在線時間
- 4312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10-8-20
- 閱讀權限
- 70
- 精華
- 0
- UID
- 8619292
- 帖子
- 303
- 積分
- 12220 點
- 潛水值
- 33216 米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黨魁和納粹德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因河畔布勞瑙(Braunau am Inn)的一個海關文職人員家庭。童年時代性格倔強、放任。早年學習繪畫。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軍隊。1919年成為德國工人黨(即後來的納粹黨)主席團委員,3年後出任黨魁。1923年因為啤酒館暴動入獄,併在獄中寫下《我的奮斗》一書,表達出他多方面的觀點,如兼併奧地利,反猶和獨裁。1924年12月出獄,次年重建納粹黨併成立黨衛軍。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國總理;通過「國會縱火案」打擊異己黨派。1934年8月1日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擁有無限的權力,並命令所有軍隊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他執政期間的德國被稱為納粹德國或德意志第三帝國。並且取締其他一切政黨和團體,宣佈納粹黨和第三帝國的黨與國家的合一。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泥潭,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動性的群眾運動而獲得下層民眾的支持。不過在政治體制上,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相對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傾向於極端民族保守主義的。他和墨索裡尼領導的義大利、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聯盟結成軸心國,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在他的領導下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郎哥政權,併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蘭、法國、蘇聯等國家。國內方面,他實行法西斯式的一黨恐怖專政,仇視且排斥其它非納粹政黨和思想,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他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即為關押共產黨之用,他還鼓吹民族優越,仇視其它民族。在國內建立衝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等獨立於國防軍外的納粹軍事組織。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在希特勒的領導下的第三帝國期間,德國以及其佔領國領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營,猶太人以及其他人種的遭到了大屠殺。根據粗略估計,期間總共有約600萬猶太人、數千萬其它人種因為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而被屠殺。在戰爭方面,希特勒在軍事上摒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模式,創立了並且實踐了閃電戰、空軍支援等新型戰爭模式,改變了戰爭的形態。1945年4月28日,蘇聯紅軍攻入柏林市區。希特勒宣佈鄧尼茨海軍元帥為元首繼承人,宣傳部長戈培爾博士為總理繼承人,黨務部長鮑曼為黨務繼承人,並下令逮捕不忠的帝國元帥戈林和蓋世太保首領希姆萊。30日15時30分,希特勒與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並雙雙自殺身亡。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 |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